僅是教學樓,水龍頭甚至已延伸到操場,學生鍛煉后即可洗手;消除校園“旱廁”的同時,將學校廚房進行統一改造;全市集中培訓保健教師和心理咨詢師,讓這兩類專業教師成為每所學校的“標配”……近年來,湖北鄂州市著力打造“健康校園”,引發社會關注。近日,全省“健康校園”建設專項行動現場推進會,將在鄂州市召開。 學校的布鞋食堂和操場水龍頭成亮點。 上周,楚記者先后來到鄂州市實驗小學、新廟中學、吳都中學和鄂州市第二幼兒園,發現各校在開展健康校園建設中,都有著顯著的特點。 在鄂州市實驗小學,記者看到,該校每間教室旁邊都有一個3平米左右的儲物間,里面不僅能放置勞動工具,還配有洗手池和香皂。在每層樓的走廊,也有幾個公共洗手池,甚至在操場旁,也單獨新配了一排高低不一的洗手池。“全校近4000名學生,共配有172個水龍頭,讓學生養成隨時洗手的好習慣。” 新廟中學是一所鄉鎮農村初中,但經過近一年的改造,該校不僅告別了多年的“旱廁”,學生食堂也已和城區學校的一模一樣。操場旁的洗手池,學生們也越用越習慣了。在入校門口的宣傳欄,還貼著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預防控制知識的應急宣傳資料。 吳都中學則引起專業的學生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在學生和家長間獲得更多的贊譽。該校專職的心理健康教師柳林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他介紹,該校設有心靈氧吧、暢心苑和心情驛站多個專業的心理咨詢空間,學生在此可接受心理沙盤治療,可通過專業器具進行情緒的宣泄,也能坐在音樂沙發上看書發呆。不僅如此,校園廣播臺還設置了心理電臺專場,應時地播放一些關于如何調整備考情緒,如何緩解開學焦慮等內容。 鄂州市第二幼兒園不僅有聞名于市的“布鞋食堂”,白案間、蒸汽間、主食庫等科學的分區設置,確保食物生進熟出,地面不會有任何水漬,員工即使穿著布鞋工作也不會濕鞋,而且,該園幼兒的體智能活動也頗具特色,園里的樹林變成了孩子們的野戰基地,鐵皮桶、梯子等都成了玩具,所有幼兒每天可確保至少2小時的戶外活動。 多舉措打造健康校園建設的鄂州模式。 據介紹,鄂州市開展“健康校園”建設以來,各學校在傳染病防控、學校衛生設施、師生健康素養和食品、生活飲用水安全治理方面,都獲得了較大提高:目前,鄂州市已培訓保健教師200余名,并組織骨干力量進行心理咨詢方面的學習,基本做到每所學校配備一名保健教師和心理咨詢師;2017年,鄂州市投入280萬,完成了首批24所農村學校旱廁改造。今年,又投入1200萬元,共改造127所農村學校旱廁;各校按照每50名學生對應一個水龍頭的標準,增設洗手設施;加強對學生心理疏導和干預,讓每名學生都有健康檔案;食品和飲用水落實“四個最嚴標準”,保障學生“舌尖上的安全”…… 鄂州市教育局局長丁永輝稱,該局努力打造健康校園建設的鄂州模式,也是貫徹2017年出臺的《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中的相關政策法規,抓好教育的基礎工作。同時,健康校園建設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學習成績很重要,生活習慣養成也很重要;做跑道很重要,但培養學生鍛煉習慣更重要。該專項活動旨在讓每名學生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和能抗壓抗逆的好心態。下一階段,健康校園建設還將被納入鄂州市文明城市創建及文明校園創建中,以更高標準加快推進。(楚天都市報) |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鄂ICP備1802521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