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首個“德文化系列標準”日前在浙江杭州建德市發布。這套體系涵蓋了“德文化”村、“德文化”學校、“德文化”志愿服務和美德家庭四大領域的縣域地方標準,以及杭州市地方標準《愛心服務站建設管理規范》。
據建德市委宣傳部主要負責人介紹,“德文化系列標準”旨在打造以“德文化”為核心的地域文化品牌,這套標準不僅適用于鄉村,還可以靈活運用于學校、家庭、志愿服務站等,全領域發力、標準化建設,從而更好地打造“德文化”陣地。
據悉,建德市“德文化”村的創建按百分制考核,包含制度、陣地、文化、品牌、環境5大板塊建設,每一板塊細分為若干小項,每一小項均有其分值、評分標準和評價形式,按項賦分、量化考核。目前,該市已有17個“德文化”示范村通過縣域級考評驗收。
一個縣級市為何要制定“德文化系列標準”?建德市德文化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嚴衛華說,以往各領域“德文化”建設存在標準不明等問題,甚至“德文化”本身的界定也不夠清晰。“通過制定一套標準,厘清‘德文化’的概念,明確‘德文化’的標配,方便各領域按圖索驥、精準推進,讓以德為貴、以善為美的文明之風吹進千家萬戶。”
讓“德文化”隨處可見,讓“德形象”觸手可及,該市精心打造的“德文化”村引領了鄉村文明新風。走進航頭鎮大店口村,老遠就看見寫有“德”字的文化墻,上面講述著古道遺風的村莊故事。沿著整潔的主干道往村里走,沿街店鋪掛著以誠信為主題的店訓,與不遠處村民家門口的家風家訓形成呼應。團結村向“德文化”要軟實力:管理制度上,設立“村規民約遵循禮”,由長輩和村干部定期誦讀;文化建設上,提倡“家風上墻”,開展美德家園的評比;品牌建設上,推出“自治法寶”,村干部把村務現場會開到居民家里。耳濡目染中,民風村風煥然一新。
不僅如此,建德市還為有德之人打造“道德銀行”,道德積分高的家庭,可以到農商行申請低貸款利率的信用貸款。此外,還將成立“德文化基金”,鼓勵和引導各類善行美德,讓地域文化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記者陸健 嚴紅楓)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鄂ICP備18025215號